□新華社記者 王爍
  河南省鞏義市的竹林鎮,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無數個由貧困走向小康的村鎮中的一個。30年來,在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,竹林人還高度重視環境和資源保護,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,並曾榮獲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。
  竹林鎮的巨變,離不開對群眾路線的30年堅守。竹林人獨創的“群眾評黨員、黨員評支部、支部評黨委”的“三評”活動,使其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堅持踐行群眾路線的發展之路。
  堅持“三評”三十年
  1982年以前,竹林一度出現班子癱、人心散、社會亂的現象〈到村裡一些能人去致富,一些村幹部也打起小算盤,有3個支委只顧自己辦企業,8個生產隊長也只顧發展個體經濟,黨員會、支部會開不起來。
  時任村支書趙明恩召集全體黨員幹部和群眾代表,討論竹林的出路。會議上,大家爭論很激烈,原打算只開三天的會開了七天七夜。集中群眾提出的72條意見和建議,會議最後形成三項決議:只顧個人富,不能當乾不黨員幹部要集中精力發展集體經濟,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;黨支部要一手抓經濟建設,一手抓思想道德建設,這就是“三評”的開端。“後來,這種評議活動又被進一步完善,形成現在的‘三評’制度。”想起當年開會的場景,現年80多歲的李虎山仍然記憶猶新。
  “三評”內容涉及範圍很廣。從關係竹林發展的重大決策,到黨員幹部的思想作風、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;從解決涉及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題,到分給群眾的糧食、物品的數量、質量等。在評議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的同時,也提出群眾的要求和建議。“三評”是竹林鎮黨委自覺接受群眾監督、傾聽群眾意見建議的有效途徑。多年來,上萬條意見建議件件有著落,事事有回音。
  “每次評議,黨員都要先述職。你得乾出來實事兒,讓大家看在眼裡。”竹林鎮西街居委會第4居民組老黨員劉茂竹說。在竹林,黨員幹部工作合格不合格,完全由群眾說了算。
  “三評”評出的富強之路
  竹林在30年的“三評”活動中,根據群眾意見,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,全力支持企業的發展,努力把現有企業做大做強。目前,竹林擁有82家企業,產品橫跨10多個行業、出口10多個國家和地區,竹林太龍藥業公司還成為河南省醫葯行業首家上市企業。到2013年,竹林鎮完成社會總產值50億元,比1983年增長2500倍;財政收入6900萬元,比1983年增長上千倍;人均收入由1983年的87元躍升到2.6萬元。
  竹林水源奇缺,“水貴如油”是老竹林人一直掛在嘴邊的話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,每年“三評”,群眾都強烈要求解決水的問題,村裡先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水窖蓄水,後又從幾十裡外的礦區引水,但都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。2003年鎮里籌資上億元,鋪設大型管道從32公裡外引來黃河水,徹底解決了竹林數百年一直存在的吃水難問題。
  1994年竹林撤村建鎮,竹林周邊的8個村被劃給竹林鎮管轄。一些居住條件差的新竹林人,在“三評”中提出要像老竹林人一樣改善居住環境。根據群眾提議,鎮黨委、鎮政府籌劃建成了新壇花苑小區,共解決了240多戶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。對一些特困戶,鎮里免費給番免費裝修,連傢具、電器都免費配齊。目前,全鎮已建成居民樓近百幢,入住率達84%。
  “三評”評出的文明之路
  竹林人重教育,七天七夜會議後第一件事就是集資建學鞋30年來,竹林先後興建了小學、中學、幼兒園,並免除學生一切費用,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%。
  竹林人重承諾。30年來,群眾“三評”提出的意見建議,鎮黨委、鎮政府一定會在意見提出一周之內給予答覆,承諾給群眾的事一定堅持做到。
  “‘三評’是規範黨員,咱還有一個評‘十好’,評這十個好是面向社會,每年要選出幾個典型大力宣傳,表揚一個要激勵一方;‘三評’是一種監督機制,用來接受群眾監督,規範黨員行為,評‘十好’是一種激勵機制。”竹林鎮黨政辦主任、黨委委員郭明省說。
  竹林的“三評”、“十好”和“孝老敬親”活動扎根於群眾中間,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之風吹進每個家庭和每個社會成員的心裡。30年來,竹林全鎮無封建迷信,無重大刑事案件,無黃賭毒……保持了良好的社會風氣,成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,三次蟬聯全國文明村鎮。以“愛竹林、比貢獻,謀發展、永創業,講文明、共富裕”為主要內容的“竹林精神”得以全面弘揚,凝聚起幹部群眾共謀發展的向心力〃據新華社鄭州2月23日電)  (原標題:堅持“三評”三十年中原小村現巨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r06crlgn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